見山是山,見水是水之後 —— 《香港窗景》攝影作品展

Bobo Choy

相信藝術取材生活,滋養日常。嘗試帶著好奇出發,與大家遊歷藝術,尋找心靈的落腳點。

SHARE
見山是山,見水是水之後 —— 《香港窗景》攝影作品展
Blue
Art
Blue
攝影
Green
Exhibition

窗是分隔內外的物件。在內是你棲身斗室,室外是熙來攘往的街道。它卻能重新連繫內外的接觸點,藉著窗外一事一物,㪣響我們內心的共嗚。這內這外,是個一組相對概念,亦是本地攝影師何柏基在攝影生涯中經歷的一趟人生錘鍊,藉《香港窗景》攝影作品展,見證磨練,也嘗試留給我們一個探索自身與這個城市關係的窗口。

某日在社交平台隨意掃閱,雙目被作品展的介紹吸引,其中展出的相片構圖工整、色感偏冷,特別在要爭妍鬥麗的社交平台上,搶眼彩色夠爆的圖片短片比比皆是,這批平實並帶一點冷漠的攝影作品,反而鶴立雞群。每張作品以窗框作主,框內框外,攝入的是室內和室外不同環境,看著想著,開始猜想攝影師在何地而攝,趣味盎然。

這批作品由何柏基,於2007年至2014年期間在香港不同場所拍攝的窗景,其中有不少是他任職攝影記者時拍攝的作品。單憑此創作背景,不難令人聯想這是一批新聞或紀實攝影集,唯相片中每道大而正中的窗戶,是如此安靜又堅定地向我們展示出,在新聞追求客觀和呈現真實的原則下,鏡頭還可以是紀錄攝影師自身對世界發出的疑問。

「窗框是我一直以來有拍攝的主題,特別在早期是有意拍維港景色。漸漸拍下來,我開始有個發現,拍下的那些景色都是從高級的大廈、商場、住宅等等的窗望到。是否高級的地方才能擁有這些美麗景色?」何柏基曾任職財經版記者,經常到不同商廈拍攝人物訪問、影樓盤,在拍攝空檔或穿梭不同工作地點的途中,隨手拍這些窗景。直到 2014年,他因右眼角膜受傷而停止;在卧床康復期間,動彈不得,最近他床邊的一扇窗,是他接觸外在世界的唯一窗口,反過來成為自我內省的切入點,反思自我人生及思考攝影對自己的意義。

「受傷之後,不是有那種劫後餘生的覺悟。以前感到自己拍攝只專注的外面的世界,會想怎樣構圖才好看。但現在會向內看一點,會思考自己的位置、為何而攝。作品中有一張相是拍下一個人在窗戶前舉高雙手,是受傷前拍的。當時主是考慮視覺上的美感而拍;現在重看舊照片,我會想為何他這麼開心?會聯想這個人背後的故事。」

短暫失去靈魂之窗,卻從外界的窗戶觀看到在的自己;按下相機快門攝下鏡頭外的光影,更是紀錄鏡頭後拍攝者的狀態。因為拍攝相片是分秒之間的舉動,拍與不拍是一兩秒間攝者粹純的動機和判斷。You are what you shoot . 當文字可以成為賣弄語言偽術的手段,原來有圖的確有真相。那是在相機觀景器後,拍攝者的動機本身。

作品呈現的是我們再熟悉不過城市的窗景,定睛看著相片,在人物從略的場景設置中,我們自身的感受投射成為作品一部份,除了是對窗外景色的心生讚嘆,也不住閃出疑問:是在什麼地方拍?那是什麼場地?有什麼用途?那些人影來自是什麼人?他們在做什麼呢?

窗外是維港景色、高樓群依山而建,窗內是不曾到訪過的偌大場所和空間,如此居高臨下,如此離地。內外同是香港,怎麼見得一邊熟悉,一邊陌生?

相片一直保持緘默。 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.

在追求「吸睛」相片的日常裏,在腦中不住反覆提問,仍抱滿好奇的,還是按下快門之前的事。

《香港窗景》攝影展詳情
日期:2017年12月9日至2018年1月7日(星期三休息)
時間:上午11時至晚上6時
地點:.jpg(香港西環保德街6至20號保基大廈地下5號舖)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