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石頭說話的人 – 大英博物館羅丹特展

張馨月

天地無私,貴賤皆為角色;
古今如夢,往來只換衣冠。
願以我微薄的文字,带大家領略藝術中的生活。

SHARE
聽石頭說話的人 – 大英博物館羅丹特展
Green
British Museum
Blue
Rodin
Orange
Sculpture
Blue
Art

「在這一時期,古老的藝術作品是他(羅丹)唯一的讚賞者,肯定他的創作理想與訴求。人們無法與他交流,唯有石頭與他對話。」這句說話出自《羅丹傳》的作者,詩人Rainer Maria Rilke。在我看來,這一句話道出了大英博物館此次特展《羅丹與古希臘藝術》的精髓。詩人口中的「石頭」,不單是羅丹的「伯樂」 ,更是他孜孜不倦的藝術導師和源源不斷的靈感來源。羅丹一生中收藏了超過 6000 件古希臘雕塑作品。「古希臘的雕塑是我永遠的導師」他曾如是說。古希臘藝術藏品本就是大英博物館的鎮館寶藏之一,此次博物館與巴黎的奧德賽博物館聯手,將藝術家與石頭的「對話」繪聲繪色地重現在觀眾面前。

這段跨越千年的靈感對話是展覽的第一條主線。一走進展廳,觀眾穿越時空,回到了 1881 年。41 歲的羅丹第一次來到倫敦,並親眼看到這裡館藏的古希臘雕塑,因而受到啟發。在這部份的展覽中,羅丹的作品與古希臘雕塑作品共置展出。走在雕塑林立的展廳之中,我有時會恍惚得難以分辨「導師」和「學徒」的作品。羅丹的一大創舉,就是於自己的作品中沿用了古希臘雕塑的殘破肢體的呈現。後者的不完整是時來自於數千年受自然的風霜洗禮。在羅丹看來,這種朽壞不但沒有影響作品美感,反而強化了美的震撼力。他對巴特農神廟雕塑的景仰,正在於它們忠於自然的寫實風格,每一塊肌肉的張力,每一層布料的褶皺,都生動得幾乎讓人看到他們起伏的呼吸,感受到他們微熱的體溫。他認為雕塑甚至一切的建築都如人一樣,都要經歷一趟生老病死的旅程。殘缺的碎片正是時間對藝術品存在的證明,是藝術品生命的一部份。這些雕塑對於生命刻畫得如此真實,以至於它們的朽壞都是對生命本質的真實反映。

「導師」對生命本身的真實的捕捉,啟發了「學徒」羅丹,對美的追求不應止於對事物的逼真描繪,藝術家的偉大不只在如鏡子般反映現實,更在於讓自己的作品有自然一般的創造能力,賦予材料真實的生命力,哪怕一切最終難逃腐朽消亡。羅丹說:「我未曾創造,我只是重現。」與其創造烏托邦式的完美的身體,他偏愛呈現不完整的肢體,用殘缺來展現生命最真實也最現實的存在狀態。

  • The Walking Man 1907 (圖片來源:羅丹美術館)

這件作品叫作〈行走的人〉(The Walking Man 1907)。此次展出了兩件作品,一個比真人略小,但是立在近兩米的立柱之上。另一個如上圖,有近兩米高。沒有頭和手臂,雕塑像是遠古遺留的廢墟,雖是殘垣斷壁,但卻難掩這行走之人的活力與堅定。羅丹曾描述這件作品說:「我真正感興趣的不是行走的人本身,而是它所激發我的想像,他已經走了多久,多遠,還有多少路在前方……」。

  • Thought 1895
 (Portrait of Camille Claudel)

這一件作品叫做〈思索〉(Thought 1895)。在我看來,這是羅丹對廢墟碎片化美學的創新解讀。這裡所展現的不是逝去的完整,而是將出未出的未完成狀態。如果說之前的作品是用殘缺來比喻生命的誕生與消亡,那麼這件作品就是在對比精挑細琢與原始天然的型態,以此來隱喻生命的存在狀態,典雅與粗獷,精巧與沉重,都是密不可分的。 既是生命美與力量的來源,也是痛苦艱難的牽制。還有另一種的解讀,這件的原名是「從物質中萌生的思想」(Though Emerging from Matter)。這思想便是美的形態,經藝術家的手從粗糙的石料中現形。雕塑家的獨特視野,從尋常的石塊中看到不同尋常的生命隱喻。

大英博物館此次特展《羅丹與古希臘藝術》持續到7月29號。

Scroll To Top